進入2017年,河北、北京、山東、河南等地的煤改氣目標日漸明朗,各項補貼政策也在加快推出。作為近幾年壁掛爐行業發展的一大政策,壁掛爐的市場前景在今年尤為看好。有機構就保守預測,2017年的煤改氣帶來的市場增量至少在150萬臺以上。在節能環保政策下極大關注的冷凝壁掛爐的市場行情和前景就格外引人關注,對于在主推冷凝爐的北京出現的水土不服現象及中國的冷凝時代是否到來等話題,行業名嘴和業內專家在中國壁掛爐網策劃的大型互動專題中展開了討論。
全預混冷凝爐的中國遭冷遇?
采暖爐在中國可謂應需而生,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隨著中國節能環保政策日益趨近,京津冀及周邊省份都采取措施推進煤改清潔能源的政策,煤改氣的大力推行更是讓中國的采暖市場極具擴大,南方采暖市場的興起更是成為廠商的必爭之地。北京在2015年就出臺規定,從當年5月1日起禁止銷售二級能效壁掛爐銷售,只允許冷凝壁掛爐銷售。這一政策讓冷凝爐成為北京市場的主流,在通州、房山、平谷等區的煤改氣中,冷凝爐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低氮冷凝的壁掛爐成為進入北京的必要條件。
在行業人士認為,冷凝壁掛爐的銷量近年來飛速增長,但是整體市場規模一直不大,整體基數較小,主要集中在高端項目和零售用戶,用戶使用的效果并非盡如人意。據了解,幾乎所有的歐洲品牌的冷凝爐進入中國后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對于此現象,行業人士認為,這主要和中國的氣質、水質有很大關系。據了解,中國市場上的冷凝爐,主要是來自歐洲的全預混冷凝爐和日式的冷凝式采暖爐。
行業人士提到,中國天然氣來自不同的氣源地,有西氣東輸的氣、有中亞氣、新疆氣、四川氣、東海氣田氣、澳大利亞氣等等,氣質成分略有不同,而且燃氣管道的供氣壓力受用氣高低峰的影響經常變化,使用環境空氣質量和水質也和歐洲城市大不相同,從而使來自歐洲的全預混采暖爐容易燃燒不充分,造成積碳、噪音等問題。
國內廠商紛紛試水冷凝爐
盡管全預混冷凝爐出現的水土不服現象不是中國獨有,但也對冷凝爐的市場推廣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加上國外品牌冷凝爐的高價格,也讓用戶在費用和節能環保方面難以兼顧,會回避高端設備。不過,在中國壁掛爐網的專題互動中,不少行業人士還是很看好冷凝爐的市場前景,不少企業也紛紛試水冷凝爐,進行研發和量產。
一份由佰世越發布的中國壁掛爐2016年小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壁掛爐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國內全預混的冷凝壁掛爐領導品牌是菲斯曼,威能,阿里斯頓,博世和伯爵。二次換熱冷凝爐以萬和,萬家樂為領軍,眾多國內廠商都在紛紛試水這個市場。在中國壁掛爐網舉辦的2016年中國壁掛爐優品推薦活動中,近30款國產冷凝爐產品報名,集聚了行業內的主流冷凝產品。
對冷凝壁掛爐的前景,行業人士給出四點呼吁:
1、根據中國不同地區的天然氣質量和水質,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冷凝產品。認為冷凝爐是大勢所趨,但是短期內面臨嚴峻考驗。
2、加大對經銷商的培訓。針對目前大多數經銷商、安裝商對冷凝系統的熟悉程度遠不及常規爐的現狀,廠家要加大培訓力度,避免因為自身的不熟悉而向用戶推薦常規爐。
3、完善售后服務,提高用戶的認知水平。目前好多冷凝爐用戶只有在無法使用的時候才會找售后,對產品的日常保養知識欠缺,即使在有問題的時候也都去網上搜故障代碼,導致不同品牌產品的解決方法不一樣,影響用戶的使用。
4、呼吁專業媒體加強宣傳。消費者認為冷凝爐是個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但對產品的特征和能效不是很了解。在售后、安裝的培訓力度需要加強,用戶習慣通過網絡搜索解決問題的情況下,需要專業媒體和廠家共同努力去宣傳冷凝爐及使用、保養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