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費率降低,
社保體系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嗎?
未來養老金還能足額發放嗎?
如何應對未來養老金支付可能面臨的缺口?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輸血”社保基金、做大做強戰略儲備是其中一條路徑。人社部和財政部19日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會上釋放的最新數字顯示,預計中央層面59家企業劃轉國有資本總額將達到6600億元左右。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強調,能夠確保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約6600億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國資委、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本周相繼就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一事公布推進落實的新進展。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司長陸慶平19日透露,預計中央層面59家企業劃轉國有資本總額6600億元左右,這與國資委方面本周早前公布的數據相差無幾。
“劃轉對象為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預計中央層面,59家企業劃轉國有資本總額6600億元左右;地方層面,除試點省份外,其他省份也相繼開展了劃轉前期準備工作。”
陸慶平介紹,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最早在中國聯通等3家中央管理企業,中國再保險等2家中央金融機構,以及浙江省和云南省開展試點。在試點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中央層面又對15家中央管理企業和4家中央金融機構實施了劃轉,也就是說,中央層面,已經完成兩批24家企業的劃轉工作。近期,還將對35家中央管理企業實施劃轉,這是第三批。
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說,第三批企業的劃轉具有以下特點:
“按照劃轉集團母公司10%的股權測算,第三批將劃轉國有資本5217.13億元。和之前劃轉的情況相比,應該說企業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是之前企業數量的將近兩倍;劃轉金額也大幅度增加,是之前劃轉金額的6.4倍。”
劃轉工作不影響企業經營
長期關注社保制度改革的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說,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不會對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如果全部國企劃轉到位的話,至少可以為社保基金帶來3萬億到5萬億的增量資金。
“劃給社保基金之后,產權就屬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公司的治理和監督,但不會干預日常的經營管理。如果全部國企都完成劃轉的話,至少可以劃轉3萬億到5萬億的規模。”
能夠確保養老金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一端是加大戰略儲備力度,另一端是繼續加大降費力度。人社部19日公布的數字顯示,1到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際減費超過1280億元。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說:
“原來預計全年共減輕社保繳費3100億元左右,從上半年的實施情況看,這個目標完全可以實現,并且可能超過預期。”
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了企業負擔,但也引發輿論對于社保體系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未來養老金能否足額發放的疑問。對此,游鈞表示,一定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僅當前能確保,長遠也一定能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