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人類最根本的生存狀態,引發一場新的創業浪潮。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今后一切商業行為都將‘互聯網化’。”3月26 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品牌活動“中歐思創會”論壇在渝舉行,中歐商學院原院長朱曉明率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等知名教授與企業家就移動互聯網時代 傳統企業如何創新與轉型,現場為500多名重慶企業家代表支招。
朱曉明:移動平臺將成傳統企業轉型核心驅動力
在本次論壇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原院長、管理學教授朱曉明做了題為《趨勢不遜優勢,創新引領趨勢》的演講。“在數字化移動互聯網年代,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嗎?趨勢真的能大于優勢嗎?”論壇一開講,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借網絡流行語拋出了一個頗值得回味的問題。
互聯網風潮下傳統照明產品如何“弄潮”?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興起,企業信息化已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他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近年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業不斷興 起,最早一批布局移動信息化的企業已嘗到“甜頭”,而此前翹首觀望的企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企業如今亦紛紛開始嘗試并規劃適合自身發展的移動化戰略,企業移 動信息化將是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信息化并非簡單地從電腦向手機等移動設備端進行遷移,而需要管理者對企業業務管理進行變革式創新,比如針對用戶終端體驗需求進 行開發。”朱曉明斷言,屆時移動平臺將成為傳統企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在“互聯網+”概念下,必將引領產業領域變革和創新,以此形成囊括各類智能生產設 備、智能決策機制的移動生產力。培育這種移動生產力需要眾多軟件技術支撐,而企業移動平臺技術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龔焱:從獨享時代到分享時代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助理教授龔焱表示,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消費者,其消費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越來越旺盛,這就需要傳統企業在產品生產、銷售及供應鏈方式方面隨之變化,其中制造業和零售業首當其沖。
他認為,今后傳統制造業企業必將通過網絡線上交易的各種途徑來彌補線下的不足,通過提高供應鏈效率獲得利潤;而零售業企業則需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優勢,向零售技術服務商、零售產業鏈服務商等進行轉變,謀求新盈利方式。
朱華榮:互聯網不可能顛覆傳統汽車產業
在本次“中歐思創會”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的演講聚焦于《互聯網時代下中國汽車品牌的未來》。
朱華榮先分析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預示未來的十年仍將是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未來,中國的汽車市場,就現有的政策和條件,不排除 有其他異常的情況變化帶來的波動,到2020年,還是會實現大概3500萬臺的需求。”朱華榮稱,2020年,整個城市化建設,也將進一步推動汽車進入普 通家庭。
“中國汽車產業自主品牌的份額連續下滑。這種情況下,中國從高層到媒體,到汽車業界都喪失信心,到底未來中國汽車業怎么發展?”在提出這一問題后, 朱華榮分享了長安汽車的發展,及其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如投入上億元,打造車聯網產品Incall系統等。他表示,互聯網在改變著汽車產業,改變著汽車從 市場研究到產品研發,從研發到制造,從制造到組織構架,從組織架構到營銷的一切。同時,他強調,傳統汽車業本身創造的價值無法取代,包括其制造的環節、設 計的環節、用戶服務體驗環節等。
張洋:建立品牌的直銷平臺
“我曾做易淘食網,服務了近300家餐飲企業,包括海底撈、俏江南、皇太極等等。我認為互聯網+傳統餐飲的轉型模式,就是零售渠道去做品牌直銷平 臺。”易淘星空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張洋說,現在很多大型的餐飲企業有很多門店,很多客流,但是只是過客,沒有一個實際收益群。
張洋談到了海底撈的互聯網模式。如果將海底撈的8千萬的客流量轉到線上,那就是互聯網公司。
去年,他們把火鍋、食材送到家,享受比超市還便宜的食材,這是非常好的平臺。“先打造用戶基礎,打造平臺基礎物流體系,從而形成電商體系,之后賣任何東西就是理所當然,跟小米手機一樣的。”張洋說,皇太極兩家店12億銷售,65%訂單來自于互聯網,這就是零渠道的趨勢。
建立直銷平臺,傳統的庫存模式也要轉型為“零庫存”。張洋認為互聯網時代的餐飲業應該通過消費者預售的方式,提前預訂,提前購買,提前支付。“這不僅節約了成本,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汪妹玲:晚轉不如早轉
好屋中國是“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移動”時代背景下的先行者與探索者,好屋摒棄了傳統的媒體電商模式,根據互聯網“互動、分享、均利”的本質,在全國首創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O2O房產全民眾銷平臺。
好屋中國董事局主席汪妹玲在談到傳統產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中創新與轉型時,給出了她最直接的觀點:晚轉不如早轉。
“根據自身企業的發展步伐來看,好屋中國自2012年成立,在短短3年時間,已入駐全國48個省會城市,跟傳統企業相比,好屋中國采用O2O房產全 民眾銷模式,擁有著強大的知識服務體系以幫助傳播。”汪妹玲認識到這是互聯網時代下帶給企業的機遇,但同時她也提到好屋中國在新趨勢下所做的幾大創新,為 企業帶來了豐厚的成果。搭建C端平臺,通過實現對買方賣方的數據錄入,來實現增量;業務流程平臺化、服務資源平臺化,來實現去中間化,節約了大量成本,提 高了效率。
“晚轉不如早轉,一個成型的傳統企業在轉型前具備更多優勢,它不僅擁有大量現有數據,還能知道自身業務的很多痛點。”汪妹玲同時也談到,“轉型需要一個技術團隊的支持,包括技術人才本人都應具有互聯網思維,這是一個思維改造的過程。”
她最后談到,“互聯網提供的是信息與服務,將碎片化實現價值化,正是這種線上線下的互補催生了共生共享,我們需要以一顆開放的心去面對,從而才能建立互相的信任機制。”
朱明躍:持中立態度
當初作為一個挑戰者的角色,選擇創辦互聯網企業,豬八戒CEO朱明躍說,“現在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真正的趨勢并不是說互聯網思維就顛覆一切、改變一切。而是互聯網創業者、企業家正在試圖回歸到生意的本質,逐漸地回歸到用戶的痛點,然后把自己下沉。”
他還談到,現在很多傳統企業的老板,在不斷嘗試著讓企業朝互聯網靠,這是一種對流,是一種020模式下的互動。在趨勢面前,傳統企業不用害怕,順勢而為或許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沈浩:老板的互聯網思維更重要
從手機分銷商到智能終端服務商,沈浩執掌的江蘇華博集團從2009年來面向移動互聯網快速變道。除了“中華萬年歷”這張牌,沈浩手中還擁有華馳新能源、中興華易科技、隨身優惠APP、蜂云網絡等能多張能打得出的好牌,華博集團也成為業內外傳統行業轉型成功的代表。
沈浩提到,“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要想實現創新和轉型,不能希望于屬下團隊觀念的轉變,也不能指望一個擁有互聯網思維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你運作,老板是否擁有互聯網思維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一個傳統企業創新與轉型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