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茂佳國際回歸TCL科技,根源在于面板顯示技術的迭代更新,滿足下游智能終端客戶對于“面板+整機”一體化交付的需求所致。
頻頻收購 優化產業布局
投資與收購無疑是TCL科技2020年的關鍵詞。
除市場所關注控股中環半導體和天津普林兩家上市公司外,先后并購、投資日本JOLED和蘇州三星,強化其半導體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其背后邏輯是,全球顯示行業格局重心首次開始向中國傾斜,國內科技企業也終于在顯示產業迎來彎道超車的機遇。
據了解,此次收購的茂佳國際主要從事顯示器、商顯、電視等顯示終端設計及代工生產,在惠州、墨西哥及印度均設有生產基地,2019年出貨量1136萬臺,印度工廠明年建成投產后,產能預計將新增300萬臺/年。在最新的市場統計數據中,茂佳國際大尺寸顯示終端加工出貨量居全球前三,小米是茂佳國際國內代工業務最大客戶。
有分析認為,目前包括小米、LG、Sony等等越來越多戰略客戶需要面板廠商直接提供模組或整機,TCL科技旗下TCL華星需要建立向品牌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能力。
而在收購茂佳國際之前,8月28日,TCL科技就宣布,TCL華星將以10.8億美元(約76.22億元人民幣)對價獲得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表示:“并購蘇州三星項目會讓我們整體大產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產線的布局和產品的組合會得到豐富和優化。同時蘇州三星跟三星VD、TCL電子、索尼有很好的關系,通過并購可以進一步鞏固戰略客戶的合作關系。
此外,TCL華星正在加大商用顯示、大型公共顯示、車載、顯示器等領域的投入,該類客戶定制化要求更多,類似于手機業務,多以終端或者系統解決方案一體化的產品交付,面板和模組整合一體出貨的趨勢明顯,對面板的后項加工服務需求增長。TCL華星作為該領域的后進入者,急需通過此次收購滿足大量客戶的一體化供應要求。
提前布局 構建生態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TCL科技今年在新型顯示領域也動作頻頻。
3月,TCL與三安光電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圍繞Mini LED、Micro LED開展研發與應用實踐,6月,以20億元投資全球領先的印刷OLED顯示企業JOLED,并傳出即將投建印刷OLED產線消息。不難看出,TCL科技正圍繞新型顯示技術構建從材料、設備到面板、整機的完整產業生態閉環,對于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戰略布局愈加清晰。
“中國的顯示技術目前與日韓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我們一方面要將現有業務規模做大,另一方面積極布局新型下一代顯示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繼續發揮成本效率領先優勢、產品技術領先優勢,并實現更好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趙軍說。
”無論是從印刷OLED、MiniLED等新產品開發的角度,還是從滿足戰略客戶需求的角度,都將要求面板廠整合下游資源,以此獲得模組和整機一體化、一站式服務能力。TCL科技收購茂佳國際可以實現多重價值。“有分析人士表示。
在半導體顯示領域,未來將是產業生態的競爭,只有構建產業生態的競爭力才能成為行業內真正的領先者,形成自己的護城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在小尺寸OLED領域通過產業鏈的生態布局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在行業內獲得超額利潤。
TCL科技在印刷OLED領域的投資布局正是在構建其產業生態,通過投資日本JOLED不僅達成雙方的技術合作,而且也在上游材料和設備方面,與全球印刷OLED領先企業合作推動產業鏈成熟。
未來,其在印刷OLED面板的量產勢必也需要下游模組和整機端的配合,而茂佳國際正占據了下游關鍵的環節。收購茂佳國際完成后,TCL也就形成了產業鏈條的閉環。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面板行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趨勢顯著,而近年持續的產業周期低谷和本輪疫情影響進一步加速了競爭者優勝劣汰,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競爭格局隨著兼并重組的進行,有望出現顯著變化。
格局改善 頭部企業盈利凸顯
在面板行業兼并重組的同時,今年來,面板價格正逐漸走出低谷,也讓頭部的面板廠商嘗到久違的甜頭。
TCL科技三季報顯示,2020年1月-2020年9月,以重組后同口徑計算,TCL科技實現營收487.1億元,同比增長18.4%,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達20.3億元,剔除一次性重組收益后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根據群智咨詢調研數據,由于供不應求,7月主流尺寸較6月環比有不同幅度的增長,最高的達到了15%。8月下游電視整機廠備貨需求強勁,大尺寸LCD面板產能總體供應仍然偏緊,面板價格保持上漲趨勢。主流尺寸32吋、55吋、65吋面板對應價格分別達到44美元、132美元、187美元,價格環比增幅再次超過10%。而這種漲價趨勢仍在延續。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