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2016年的廚電行業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華帝變革。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一個不一樣的華帝正在歸來。曾幾何時,華帝曾給人留下“廉頗老矣”的印象。
邀請黃曉明夫婦代言,發布魔鏡油煙機、魔碟燃氣灶,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簽約羅蘭貝格戰略咨詢……2015年9月份上位以來的華帝董事長潘葉江,每一次出手都迥異于他的前任。
2016年初,華帝股份提出“三年一百億,五年做第一”的戰略目標——營收100億元,市值100億元。目前看,市值目標已接近實現,9月30日,華帝股票最高值達到27.59元,總市值超過100億元;11月21日,華帝股份市值再次突破100億元。預計隨著全年業績持續沖高,2017年第一季度可基本站穩在100億元以上。
潘葉江說,“嚴格來講,市值是經營的結果,不應該成為一個目標。”
在我看來,今天華帝呈現出來的跡象,表明華帝已經做好了從機制、戰略到產品層面的準備。
前不久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華帝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18億元,同比增長18.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51.69%。
雖然規模還是廚電的規模,但主要經營指標增幅明顯。廚電少帥潘葉江發力:華帝歸來!
潘葉江說,今年最令他開心的,是華帝產品結構的優化。他說,和一年前相比,華帝產品毛利率提高了近7個百分點,沖高至41%,“說明華帝的產品結構較往年明顯改善,整個經營已實現良性循環。”
對于凈利潤率只有6%,潘葉江的解釋是,規模經濟尚未在廚電企業身上體現出來。另一方面,2016年以來,華帝明顯加大了研發與品牌建設投入,“未來還將持續加大研發及品牌投入”。
潘葉江說,作為董事長他只做三件事:一抓戰略,二抓產品,三抓品牌,“具體事務一概不管。”
我一直認為,產品及品牌是決定一個企業市場地位的最根本要素,二者無分主次缺一不可,抓住了產品與品牌,等于抓住了企業管理最核心的部分。
潘葉江頭腦很清醒,他認為華帝才走出企業變革第一步,在公司內部大會上,他一再強調說,“華帝的高速公路修好了,但上面跑的車還是老車,要換新車!”
在華帝的新戰略里,2016年是優化年,2017、2018年才是快速發展期。
目前,華帝管理團隊已經穩定,組織結構已基本理順,和經銷商的關系通過資本紐帶進一步得到強化,企業發展戰略和品牌定位已取得上下一致認同。在產品層面,隨著“魔鏡”煙機、“魔碟”懸浮灶等頗具創新力的產品問世,華帝產品形象已發生巨大改變。凡此種種,皆為華帝未來發展積蓄了強大爆發力。
潘葉江預計華帝實現100億元規模的時間點,最遲會出現在2020年。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尚未誕生百億規模的專業廚電企業。
潘葉江給華帝企業的最新定位是“一家頂尖級廚衛專業企業”,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華帝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家“營銷主導型”企業,品牌形象有下行趨勢。
事實上,過度重視性價比,是粵系廚電企業的通病。
中國廚電行業分為兩大陣營——浙系與粵系。浙系以方太、老板、帥康為主;粵系以華帝、萬和、萬家樂為主。
年輕的潘葉江試圖改變人們的既有印象認知,他堅定地認為,華帝同樣能把品牌經營好。
這一想法,剛開始曾遭不少內部人士懷疑。但是當華帝二代“魔鏡”煙機售價在9900元以上還能賣得很好,懷疑的聲音漸漸聽不到了。廚電少帥潘葉江發力:華帝歸來!
據悉,前不久發布的“魔碟”懸浮灶,定價也在9000元以上。
很難想象,一臺燃氣灶能賣這么高的價格。
潘葉江自有其邏輯。他說,當越來越多家庭住上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開上幾十萬的轎車,甚至不少人走出國門購買奢侈品的時候,你很難再用過去的眼光看中國的消費者,那種以為中國消費者更在乎價格的觀念,早已不合時宜,“領袖型企業必須走在觀念的前面”。
“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要做一個領袖型企業,華帝必須朝著全球頂尖級廚電企業的方向進行改造,這是潘葉江上任后最為堅定的認知。他說:我就是要“以做藝術品的態度做產品”。
9月22日夜,華帝在北京五棵松匯源中心召開2016年新品年度發布會,二代“魔鏡”煙機、“魔碟”懸浮灶、“魔箱”蒸烤一體機等產品一起亮相,華帝形象代言人黃曉明夫婦出席。
華帝“魔碟”懸浮灶由此名聲大噪。
潘葉江說,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別香。
11月21日,在華帝中山總部,我們進行了一番深度交流。
劉步塵:這一年華帝有哪些變化?
潘葉江:主要是產品層面的變化,我們的客單價增長可能是行業最大的,產品毛利提升到40%多,首先是高端新產品迭代帶來的單價提升,其次是品牌形象提升帶來的產品附加價值提升。
劉步塵:如果對過去一年做個總結的話,華帝哪些方面的變化讓你感覺比較滿意?
潘葉江:我最欣慰的,是公司整個方向一致,想法一樣,都想往高端走。定位高端智能廚電的戰略,都認為走高端是對的。
過去大家以性價比為主,突然改變走高端,經銷商認識上也有一個過程,從懷疑到中立再到高度認同和支持。大家認識到,營銷費用、人力成本等水漲船高,以前的模式已經很難持續。
劉步塵:我很贊成華帝的高端定位。我想知道的是,華帝用什么東西支撐高端路線?
潘葉江:一是高端品牌的調性輸出,二是高端產品的研發推廣,品牌和產品,二者缺一不可。
劉步塵:前不久,華帝聘請羅蘭貝格做戰略咨詢顧問,主要希望對方提供什么服務?
潘葉江:從未來戰略到商業模式,以及流程改造,品牌提升,企業文化建設,凡是跟戰略有關的,都要重新規劃。
劉步塵:作為中國最大的燃氣灶制造商,你對灶具智能化是怎么理解的?
潘葉江:灶具不能為智能而智能,因為灶具牽涉消費者安全的問題,過于智能消費者反而不能接受。我們在朝娛樂化方面做一些智能化嘗試,比如聽聽音樂,看看天氣、股票什么的;功能方面不能太多智能。比如,我們認為用手機遙控灶具,用手機打開灶具,這個是不可行的,這里牽涉到安全的問題,灶具不能重智能化。
劉步塵:我認同你的觀點,灶具不能重智能化。
潘葉江:煙機我可以盡可能智能化,不牽涉到安全問題。
劉步塵:后廚房電器是怎樣規劃的,未來會占到多大比重?
潘葉江:我們的后廚房產品,不做批量,做個性化,我希望這塊業務占到我們整個業務的10-15%。
劉步塵:你認為總部放在中山這樣一個地方,對華帝國際化有影響嗎?
潘葉江:暫時沒有影響。我們計劃在國外建立研發中心,與國外頂尖工業設計機構合作。
我的觀察:
潘葉江說,華帝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型企業,包容各種人才、文化、理念,做一個分享型企業,大家一起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我希望圍繞廚衛的邊界做一個長久的品牌”,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發現,今天的華帝品牌形象,與潘葉江個人形象頗有吻合之處,比如一樣的時尚,一樣的新銳;當然,二者也有反差之處,比如潘葉江看起來溫文爾雅,甚至有點內斂,而華帝則充滿了廚電斗士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