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會時期的第一生產力是“人”,工業社會時期的第一生產力是“科學技術”,現如今的信息產業社會,第一生產力又是什么呢?玩出夢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比心CEO劉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所處的信息產業社會,“精神玩樂、興趣愛好“是第一生產力。
“精神玩樂、興趣愛好”也能成為第一生產力?劉華解釋道,讓更多年輕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讓更多人玩出夢想,平臺才能夠玩出價值,玩出生產力。
比心正是從2014年開始,與用戶“玩”在一起,并不斷創造出生產力價值。作為行業領軍者,比心聚合電競生態,成功構建了以電競陪練為原點,包含音視頻、直播、MCN在內的多元業務場景。經過7年發展,比心成為全球6000多萬電競愛好者技能分享和交流的平臺。
談起比心的創立,劉華認為“是電競基因的傳承,也是與時俱進、擁抱變化、不斷突破的過程。”比心是玩出夢想集團的核心業務之一。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是“線下游戲空間”網魚網咖。1998年,網魚網咖首家門店落戶上海松江,電競夢想自此啟航。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移動線上社區成為新的方向,比心應運而生。
電競陪練以高度靈活的時空屬性,成為在線新經濟浪潮下年輕人靈活就業的“新寵”。據統計,全國范圍內電子競技陪練從業人員(包括全職、兼職)已經達到千萬級別,僅在比心平臺注冊的電競陪練人員已累計達到800萬人,其中2020年增長超300萬人。
電競陪練業態起步較早,經歷過碎片化和多輪洗牌后,如何帶動電競陪練行業進入規范化、品牌化發展階段成為比心持續攻克的難題。經過四年探索,比心終于在2018年迎來了發展的關鍵節點,并著手進行三項“改變”。
首先是產品模式層面,啟用算法推薦邏輯,提升用戶陪練師之間的匹配效率,從而提升平臺整體的運營效率;其次是平臺生態層面,以電競陪練業務為核心,基于用戶多元化的興趣訴求,拓展音視頻及直播業務并推出短視頻MCN業務;最后是產業賦能層面,比心簽約戰隊IG奪得S8世界冠軍,也是比心鏈接電競產業生態所取得的第一項顯著成果。
眾所周知,電競職業選手的職業生涯十分短暫,如何為電競選手打造一個完整、多元的職業生態,形成電競職業生態閉環也是整個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比心打造的立體式電競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有效的嘗試。據悉,比心平臺上的電子競技陪練服務提供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入駐平臺提供服務的普通電競陪練大神,一類是通過電子競技陪練技能認定的電子競技陪練師。
立體式電競人才培養體系包括“三個計劃、一個聯合”,即電競星火計劃:打通了普通的電競愛好者、電競陪練通往職業電競俱樂部的通路,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降落傘計劃:為職業選手打造安全降落的職業通路,提供退役后的職業選擇及過渡性保障;星計劃:為普通電競愛好者、職業選手打通成為短視頻網紅的通道;聯合云端招聘:與行業內其他公司聯合招聘電競人才,為平臺大神及用戶提供職業選擇。
劉華表示,比心始終將推動電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重要使命之一,針對掣肘電競行業發展的人才問題,通過鏈接電競陪練、職業戰隊、短視頻網紅、電競相關廠商,初步打造了有比心特色的電競人才培養體系和職業發展路徑。
眼下,駛入發展快車道的比心,正持續賦能電競生態、不斷尋找破圈方式。通過與電競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深入合作、自身業務場景的迭代完善,成為上海在線新文娛樣本企業。
電子競技已成為2022年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上海正加速構建“全球電競之都”。展望未來,劉華說:“比心希望創造千萬數量級以上的就業機會,助力更多人玩出夢想,作為平臺才能玩出生產力。比心用戶已覆蓋全球1606個城市,***用戶目前以留學生和華人為主,已于2021年正式啟動覆蓋日韓、東南亞、中東、北美等多個區域的‘出海計劃’。”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