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趨嚴和房地產等因素的壓力下,瓷磚行業里更多人鼓吹的“縮減產能”似乎是大行其道,但也有品牌反其道而行。瓷磚的“不環保”都來自生產線上,所以要想給品牌貼上環保的標簽,推行環保生產線必不可少。
環保品牌要如何建立
推行綠色生產線是從根本上解決環保問題,針對環保進行的宣傳是從終端上脫掉“污染”的帽子。
瓷磚品牌在推出環保活動時,為了活動效果發揮的最大化,可以選擇和環保組織共同舉辦,可以借由環保組織來為品牌背書,避免環保計劃落地時不被大眾認可的困境。
服裝品牌H&M,近幾年一直在努力將品牌打造成環保產品。但這一理念卻被消費者并詬病為“綠洗”——以環保為噱頭提升品牌地位,卻并沒有做出實際的環保行為。這個情況是很多產品都會遇到的困境。今年5月,H&M正式加入全球氣候倡議組織EP100,并承諾未來將企業的能源生產率提高一倍。H&M計劃在2030年實現門店每平方米的能耗減少40%,并在2040年推出一條有利于氣候的價值生產鏈。
另一個容易被大眾認可的環保活動是,讓消費者意識到自己的參與。
螞蟻金服在支付寶頁面內推行的螞蟻森林活動,屬于利用互聯網工具推動綠色公益,宣傳概念是“你種的每一棵樹,最后都會成為一顆真正的樹。”
到2017年6月初,螞蟻森林的參與者已經超過了2.2億人,最直接的成果是在螞蟻金服的資助下種了101萬棵梭梭樹。這個活動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是用戶在手機端虛擬種樹,就可以在顯示中種植一棵樹。在手機端完成種樹的過程,讓用戶感受到自己參與了環境保護。
現在的大眾,對公益、環保的參與熱情持續高漲,騰訊在8月推出的“小朋友畫廊”公益項目刷爆朋友圈,短短幾小時,募得資金1500萬。不管用戶參與活動是出于什么心理,但“參與感”對現在消費者來說很重要。
品牌不單單只是一個名字或一個logo,品牌的內涵需要用不同角度的內容進行填充,才能形成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環保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如何做才能讓消費者愿意參與其中,并認可品牌的環保價值,才是關鍵所在。
大眾關注的焦點一直都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人們關注慈善、環保、愛心……一個參與度高的活動可以帶來爆發性的關注,瓷磚行業當然也要考慮品牌的可參與度,不要盲目加入環保的“綠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