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漆與藝術涂料利用了自身優勢,都發展的非常好,也或將是未來涂料行業重要發展領域。如果,能將兩者結合做出一種新的產品,又將找到一條“大路”。
曾經,我國的涂裝大多數是使用溶劑型涂料,當年溶劑型涂料風靡一時也是有原因的。從前的環保友好型涂料在硬度,豐滿度,耐久度等方面都落后于溶劑型涂料,所以溶劑型涂料的性價比顯然更高,也曾經“紅極一時”。但是,溶劑型涂料的過度使用,揮發的氣體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而有見及此,我國多地也推出了各種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淘汰落后產能的涂料企業,加大檢查和懲處力度等。
不過,即便各種政策/措施的出臺,對于有備而戰的企業來說,這根本不是什么事兒。然而,怎么才算有備而戰呢?在我國,生產型企業都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涂料企業作為生產型企業,這也是很難幸免的。
早幾年前,我還在家具行業的時候,就已經常聽說我國的產品缺乏“個性”,聽著聽著定制家居就開始流行了。大家別以為我扯遠了,其實,上面的這個例子,我只想說明想要在產品上保持強勁的競爭力,需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需求。記得曾經和一位涂料人聊天的時候他問過我:“現在水漆和藝術涂料都很火啊,要是兩者能結合就好了。”誰說水漆就一定不能擁有藝術性呢?
在我們到處拜訪企業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的藝術涂料都實現了水性化。也就是說,水漆一樣可以依據自身實際,適時在涂裝工藝、涂裝效果、產品開發、營銷、服務、推廣等方面有更多創新性的思路和方法,注重自身品牌打造,努力提升價值,以迎合不斷變化的個性化、差異化的客戶需求。
當然,保持競爭力光是做到這點還是不夠的,時代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單靠宣傳、營銷、還有技術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持企業長期在市場上保持核心競爭力。而只有吸納各種人才,締造出一個良好的企業學習氛圍,進而通過學習將其財務能力、營銷能力、技術能力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持續穩健運營,保持蓬勃的市場競爭力。
所謂企無人則止,人才往往是企業發展最為必不可少的因素,既然人才這么重要,那么人才又從何處而來呢?相信有朋友會說,人才從何而來?當然是招聘過來啦。沒錯,招聘是可以找到人才,但卻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涂料界里,有先見之明的企業已經率先把觸手伸向校園。它們在校園舉辦各種涂料(水漆)的發展論壇,旨在深入開展校企合作。通過積極與各大高校合作,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成果,并應用到水漆技術的研發中來。期待校企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創新的局面。
從前我國中小型涂料企業的數量占據了整個行業數量的98%。分布比較分散,企業集中度低,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所以一旦外來資本進入便只好束手待斃。如今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不斷飆升,減少成本,我國水漆的一線品牌不斷自強圖變,紛紛加大對水漆的資本投入,從而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