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報道某知名藝術涂料品牌,因盲目擴大直營店,同時產品過于專注設計師風格,導致產品銷售不暢兩大原因宣告破產。近年來,傳統行業陷入發展困境,類似報道屢見不鮮,行業間品牌跨界,擴張等現象時有可見,而作為傳統行業,藝術涂料行業也同樣陷入這樣的發展境地,在產品設計上要么跟風抄襲,要么固步自封。
盲目擴張 資金壓力大
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到一條正確的路,隨即就可以解決問題。然而,盲目擴張這種自救方法不僅不能確保“謀萬世”,不能確保“一本萬利”,反而在極大程度上增加藝術涂料企業拼殺的勞苦憂慮以及失敗的心酸愁煩,更重要的是它不會延長企業存活的時間。
的確,一直以來,藝術涂料融資難、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嚴重影響藝術涂料企業生存狀態。俗話說得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節省企業開支,防止“企業開支”變成“企業浪費”。這不僅僅是當務之急,長遠來說,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十分重要的一環。
不創新 市場難以拓寬
藝術涂料行業在國內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行業發展是起起伏伏,然而,在這種現象的背后,藝術涂料企業缺乏對產品的創新則成為最突出的問題。近幾年,藝術涂料行業“同質化”問題愈演愈烈,產品設計抄襲風潮也是盛行,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藝術涂料行業的正常發展。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思考“創新”的問題,而創新也成為了藝術涂料行業爭相討論的熱詞。
但是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好創新呢?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了。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使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們對藝術涂料產品的要求也不斷變化著,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明顯。如果藝術涂料企業像標卓一樣沉溺于設計師風格,雖然創新了,但是沒有結合市場消費需求,仍很難打開市場。
總的來說,市場競爭日漸殘酷,行業洗牌也越演越烈,藝術涂料各大企業也正在面臨一場極其殘酷的轉型,因此對藝術涂料企業來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只有真正找準轉型之路的企業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