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監控視頻和安防數據不斷向云上遷移,大量新興網絡安全問題卻也接踵而至。“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監控被“直播”、智能家居成“第三只眼”等一系列事件為安防敲響了警鐘。網絡安全是安防體系建立的基石,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時代課題,更是安防智能化發展的最大“命門”。
對于網絡安全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網絡漏洞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絕對的安全;維護網絡安全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意義重大;一次大規模的網絡安全事件將對品牌、產品口碑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綜上所述,安防企業應該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放在與質量同樣重要的位置來規劃、設計產品。
2017年發布的《網絡安全法》對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提出了具體要求。對于安防企業來說,其提供的安防產品、安防運營以及數據運營都要遵循該規范和要求。廠家或者服務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對發現安全缺陷、漏洞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和主管部門;同時也要求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竊取或利用他人的數據。
目前,國內網絡安全能力型廠商在反病毒引擎、主動防御、移動安全、安全大數據分析等單點上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以海康威視為代表的安防企業憑借扎實的技術研發與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不斷在國際安全舞臺收獲突出成就,成為構筑中國網絡安全實力最重要的先鋒力量之一。
強化網絡安全,安防企業需要多管齊下,多渠道發力尋找***之道。
安防企業應大力發展網絡安全系統,加快創新的步伐,借鑒新技術,突破核心技術難關,加大網絡安全基石性技術、前沿性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研發,整體部署集預警、追溯、評估、反饋、恢復于一體的安全系統,建設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的網絡安全防線。
切實改變不斷“打補丁”“貼膠布”“糊窗戶紙”的安全防護機理和策略,建立整體聯動的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真正卡住入侵點、堵住薄弱點、守住要害點、防住關鍵點。從戰略層面進行網絡信息安全的體系化和層次化設計,系統性地建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解決方案,從攻擊發現、APT深度分析、威脅預測、安全知識庫協助、工單跟蹤閉環等模塊構建全流程安全體系。
網絡安全競爭,說到底是“人”的競爭。為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安防企業要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建設,設立相關的網絡安全培訓,培育更多有志于網絡安全“領軍者”。加強與高校的合作,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融合高校資源和企業優勢,推動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結語:在安防領域,任何技術的革新和普及推廣,都要回歸到安全問題上,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切記安防廠商生產的所有產品,都是為了安全而制作,這是人工智能時代下必須牢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