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企業和金融機構充分利用貴州大數據、大生態、大旅游、大健康的優勢資源,把貴州作為壯大市場、拓展產業的優選地,積極幫助貴州***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9月9日舉行的新形勢下國際經貿關系暨金融合作研討會上,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魏國楠向海內外嘉賓廣發“請帖”。
2017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廣東、浙江、江西、貴州、新疆五省(區)建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體制機制上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其中,貴州貴安新區獲批成為唯一肩負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戰略使命的國家級新區。
當日,來自海內外金融投資領域的220多名嘉賓代表聚焦貴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分享探索與實踐經驗,探討如何為貴州開放發展搭建國際經貿與金融合作的平臺和通道。
瑞士聯邦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漢瑞克·施耐德說,瑞士重要的投資領域包括健康醫療、大數據、環境技術、食品加工等,與貴州有很多契合的領域。尤其是在大數據、金融和環境等方面,兩地更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而這些技術同時也需要資金以及金融的支持。“我們相信,金融服務將會是綠色投資和新型投資的基礎。”
據了解,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貴州圍繞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消費五大領域,探索構建綠色金融“1+5”產業發展體系,建立綠色金融項目庫,設立綠色金融補償基金,綠色金融港的建設、體系建設和政策出臺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未來,貴州將成立綠色金融交易所,通過綠色金融港的資金聚合能力,盤活綠色開發項目,助推綠色發展,并出臺一系列措施,從綠色業務開展獎勵、綠色金融人才引進獎勵機制、機構落戶獎勵等方面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遵守綠色標準方面,貴州可以扮演一個領導者的角色。”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欽·皮亞考斯基認為,作為首批中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應努力吸引高端的、有高生產力的投資,讓綠色工業區創造更多的價值。他同時提出,要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拿到綠色證書,同時提高綠色標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美中國際商會高級顧問鄭柏林認為,貴州要開放思想、放大膽量,務實做事,扎實做好每一個項目,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他同時建議,在吸引外資銀行落地的同時,鼓勵貴州本土的金融機構走出去,增加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同時也形成內外交流合作的合力。
根據當日發布的成果,美中國際商會已與安順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框架協議,擬建中美(貴州)國際生態產業園和龍宮龍文化文旅小鎮,布局航空裝備制造、新醫藥大健康、文化旅游、金融業、物流業等領域,總投資額50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