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飾照明在對品牌建設的重視上卻大有“老將風范”,系統的品牌運作,長遠的品牌規劃建設工作都小有作為。然而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沒有失敗過,怎會知道成功在哪里,在燈飾照明企業的品牌建設過程中,也有很多誤區迷惑著他們,這里做個小總結,供廣大燈飾照明企業借鑒。
心態誤區:急于求成
有的燈飾照明企業急于求成,不重視市場調研,經常在沒有洞察研究的情況下,就要我直接就把方案給他們。我總是告訴他們,我不能這么做,因為這樣是在害你。因為品牌營銷的第一個扣子如果錯了,后面怎么做都錯。如果沒有經過市場調研,沒有對你的企業進行了解,沒有對你的產品進行分析,沒有對你的競爭對手進行摸底,也沒有對消費者進行研究,所做的方案怎么可能適合你,怎么可能確保戰略方向的精準性呢?
方法誤區:生搬硬套
有的燈飾照明企業喜歡跟風,看誰做得好,就學誰那么做。比如今天看到張三的好,就來學張三,明天看到李四勢頭旺,又去學李四,結果搞得自己不像三來不像四。要知道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適合別人的東西未必就適合你。企業的營銷、定位、產品線規劃、廣告傳播、***活動、組織架構、運作流程、經銷商招商、消費者政策、終端陳列、團隊培訓等等,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進行,量體裁衣,而不能把別人的衣服硬往自己的身上套。
競爭誤區:永遠想著超越對手
做品牌的關鍵是要區別對手,顯得與眾不同,而不是試圖去超越對手。但很多燈飾照明企業往往想著怎么去超越對手,通過各種正當手段和不正當手段來成為比競爭對手更受歡迎更有市場的品牌。但其中很多不良競爭不僅會打擊到對手,同樣會更加嚴重的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和長期發展,這樣是極不理性的。
地理誤區:總想全面開花
燈飾照明企業因為資源有限,不大可能一下子做全國的布局。但很多燈飾照明企業卻一開始就急著去做全國市場,結果把自己有限的資源和力量給分散了,反而費力不討好。地理誤區還有一種表現是,不同地方都有它的特殊環境和習俗及營銷方法,一個產品可能在某些地區賣得好,而在某些地區就會淪為滯銷貨。
消費者誤區:沒有誰能討好所有人
有的燈飾照明企業往往沒有對消費者進行界定,搞不清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是誰,想把產品賣給所有人。這么做的結果必然導致產品的沒有針對性,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會造成企業在策略和傳播上的錯位。所謂貪多必失,如果你誰都想賣,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誰都不想買你的東西。
品類誤區:什么都想賣
燈飾照明企業通常不具備競爭優勢,如果正面去與那些行業巨頭同場競爭,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變炮灰。這就好比在大河里,雖然食物很多,但小魚如果沒有認準自己的地盤,非但什么都吃不到,反而有可能被大魚們吃掉。所以燈飾照明企業最好選準自己的獨特品類,集中突破,而不是什么都想賣,什么市場都想要。在小河里當一條大魚,遠遠好過當大河里的小魚。
目標誤區:只做銷量不管品牌
品牌營銷的目標其實有兩個:品牌和銷量。可是很多企業卻只盯著銷量看,完全忽視了品牌的價值。這導致他們只想把銷量做上去,沒有長期的目標,無法堅持制定的品牌戰略。結果也就難以形成穩固的品牌價值。而因為缺乏品牌的支撐,企業的銷量往往只能出現一時的上升,后面就后繼乏力做不上去了。所以,我們應該把品牌和銷量都作為企業的目標,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雖然品牌可能不會在一年內就給企業帶來很大收益,但是它可以在往后的數十年都保障企業的銷量。
合作誤區:只有廣告沒有策略
燈飾照明企業做品牌,盲目的選擇廣告公司,亂投一處,根本做不了品牌營銷。須知品牌營銷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廣告傳播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要做好,也離不開整體的戰略規劃。比如傳播的內容,需要解決向誰說,說什么,怎么說的問題,只有與整體的品牌戰略與定位相符合,才能做得精準到位,達到品牌傳播的效果。這樣才能使燈飾照明行業快速的發展、快速的形成自己的品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