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多年的發展,電動車行業內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然而,根據市場走訪,發現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卻是千篇一律的電動車產品。面對個性化缺失的電動車市場,企業只有加強設計創新,推出與眾不同的產品,才能在品牌林立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競爭意識處在原始的“價位競爭”
相對于電動車企業,與民用電動車相對于家庭一樣,它不僅能最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文化和形象,同時也由于其功能性、舒適性、美觀度等因素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效率。
除企業在設計、制造、銷售等環節上成本過高外,仍有不少電動車企業缺乏原創產品,競爭意識仍處在原始的“價位競爭”。加上電動車采購環節多以“低價中標”,資金回收時間相對較長,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人們對于電動車的印象,通常是刻板單一,主要是為了滿足辦公的基本用途而存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各種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滿足于過去的能用就行,轉而對產品的外觀審美和功能實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設計創新助力電動車企業升級變革
數據顯示,中高端電動車市場,正在成為眾多企業的競爭之地。部分有實力有戰略眼光的廠商,正在通過科技化與人性化升級電動車設計,滿足高端用戶市場對產品的審美和多種實用性需求。在市場白熱化競爭時代,有大量市場需求的地方,必然會出現多樣化的產品。各電動車企業為了在市場中形成更好的競爭優勢,在電動車的設計上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電動車科技化含量和品質提升,成了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部分。
從用戶層面來看,不管是企業采購人員,還是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除了電動車的時尚外觀外,更加注重產品的舒適感和功能性,因為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舒適感和工作效率。
為此各大品牌廠商,爭相為消費者提出解決方案,以期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形成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業內人士表示,電動車市場正在由以往的粗放式發展,走向高一級的發展階段,這對眾多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未來幾年,行業將處于持續洗牌中。
面對日益增多的電動車品牌,電動車企業對于市場份額的爭搶大戰也愈演愈烈。為爭取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各企業需要立足創新,重視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在電動車市場混亂的情況下,使自己的品牌得到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