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日,FAENZA法恩莎 X 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第11季在杭州成功舉辦,為期3天的“設計思維”深度課程,力邀6位杰出師者,內容全面升級,圍繞思維干貨+實戰案例全方位為設計師賦能。
設計思維,是每個設計師思維宮殿的地基。FAENZA法恩莎為設計師量身定制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第11季,將設計思維貫穿整季課程,展開了一場深度的設計方法論的探索。
—師者—
王受之
中國現代設計教育奠基人
美國設計教育權威學府ACCD最出色的華人教授
—課題—
設計趨勢
設計趨勢,是向未來借眼,從高處俯瞰,看到設計發展的脈絡與方向。王受之給出了一份全景式地圖,他的課題“設計新趨勢、設計如何處理地域文化和現代化的關系、從創造大國到創意大國,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設計觀”等內容,清晰地指引設計師的未來進化之路。
—師者—
孫天文
上海黑泡泡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總設計師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學會理事高級室內設計師
—課題—
空間體驗設計
思考在前,設計在后。“設計的目標不應該停留在使用和觀賞,而是上升到影響。”孫天文在授課中指出,設計不只是空間形態的呈現,而是需要運用心理學、感觀科學、營銷學、經濟學等不同知識,再通過設計影響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拒絕任何形式的理論和觀點,但卻無法拒絕來自其生存的建筑、居住的室內所帶給你的潛在影響,相比之下,傳達什么比爭論什么更有意義。
—師者—
柯衛
CHIASMUS建筑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師
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
—課題—
設計思維
在不斷建構、再重構空間設計元素的過程中獲得靈感。這是設計思維強大的設計師的重要特征,撇除表象的干擾后直指設計本質。柯衛分享了CHIASMUS的建筑設計觀、CHIASMUS建筑全案剖析——從概念到落地、怎樣達到空間、人類與自然三者的平衡——空間設計哲學以及建筑的未來發展3大趨勢,從設計思維的角度,呈現一套有秩序的邏輯,以及新穎的解法。
—師者—
沈雷
內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兼設計總監
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設計碩士
—課題—
設計空間哲學
生活的體驗是設計的源泉,如何提取生活經驗,作用于當下的空間?看似單純質樸的設計,是怎樣與業主產生共鳴的?設計的理性與感性,如何平衡兩者的界限?沈雷在授課中分享了他的設計哲學和創作思維。在他看來,“設計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營造生活”。
—師者—
胡偉堅
全球酒店設計第三
CCD鄭中設計管理合伙人/總裁
—課題—
酒店設計
學習酒店設計,等于學習到一套完整的設計系統。胡偉堅用CCD最新設計案例,突破狹義的設計,以更高維的視角,讓大家看到在設計思維的指導下,如何搭建整座酒店設計的大廈。
—師者—
莊子玉
德國BSAA設計集團
莊子玉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課題—
建筑設計
“敘事是多元化的,需要人主動去閱讀,建筑也是一樣。構建一個讓所有觀者沉浸其中的空間,它具象化表達關于人對于現實的想象與期待。”莊子玉在他課題中,為大家講授怎樣導入設計思維,打造出既尊重傳統,又能直面未來的建筑空間。
為設計者描摹思想地圖的畫圖者,非得頂級師者不可。FAENZA法恩莎聯合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共同為設計師打造設計師實戰課,邀請設計界杰出師者,以師者角度分享關于設計的形成與理論,幫助設計師形成系統的、科學的、全方位的進化。
FAENZA法恩以藝術設計賦能品牌,創造高端藝術生活美學,同時助力設計師生態圈,持續賦能菁英設計師成長。生活因設計而美好,我們期待更多設計師的加入,一起在十堂課抵達更美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