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門窗行業走過的年月,縱使有許多發展軌跡,但始終不變的是中國十大門窗品牌對產品品質的不懈追求以及消費者為中心的發展戰略,那么,門窗企業在2017年的發展中將迎來哪些新的突破呢?
品牌轉向,門窗企業如何借新科技發展?(圖片來源網絡)
品牌轉向 門窗企業更應注重品牌塑造
隨著我國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正在發生改變,因此,家居市場在2020年或能達到10萬億的體量,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對設計因素瓶頸的突破至關重要。來源于生活,依賴于科技,趨同于人心,這次設計節是一種跨界嘗試,其意義在于讓家居給人帶來舒適、溫馨的感覺的同時,更給人帶來時尚文化與藝術的享受。”社交媒體讓市場有更多渠道和機會獲得信息,也讓家居行業以往的運營規則受到了沖擊。催生了新的門窗品牌,也讓不少傳統品牌開始轉型。
如果站在實用性的角度來看,衣食住行四件事,衣和住與人接觸時間最長,會直觀展示使用者的生活態度。本輪消費升級的核心,就在于市場對“高級感生活方式”的認可。之前消費者會顧慮“這款產品耐不耐用”,現在市場更多問的是“這款產品能不能給我想要的生活錦上添花。”門窗市場的關注點變了,從關注產品到關注自身的感受,相應的,門窗品牌們也應該發生變化,為品牌注入一種態度,讓產品成為某種生活方式的載體。雖然這對已然傳統的家居產業來講,是個相對較高的要求,但領軍品牌的動作足以說明,邊界更寬泛的生活方式品牌,是產業升級不可或缺的階段。
門窗企業如何借助新科技發展是關鍵?
從2015年9月廣州家具展搬到上海后,曾經雷打不動的9月廣東展鐵三角出現動搖。對已經習慣展會節奏的行業來講,30天的更改會影響到整個生產周期。有家居企業表示,成都家具展提前后,與3月廣東展之間只相隔了3個月時間,這意味著同時參加兩個展會的企業需要在90天時間里完成廣東展客戶跟蹤、訂單生產;成都展客戶邀約、展位設計、展品設計定版,銷售政策、品推方案制定等一系列工作,而在往年這個時間會寬裕30天左右。
這對門窗企業的管理能力、供應鏈掌控能力以及生產能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不僅僅是參展企業,對所有與展會有關的企業來講,準備時間也被壓縮。準備時間越短,企業對正確預判的訴求就越強,這需要借助多年經營積累下的經驗。但如今市場的變化遠比想象要快速,漫長的決策、生產周期會導致推出的政策和產品滯后于市場的需求,在這個時候,企業可能更需要借助科技和大數據的力量。
原材料上漲加劇行業洗牌 門窗企業實現精益化生產成突破口
原輔材料上漲對門窗行業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像今年這樣來勢洶洶實屬罕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海綿原料聚醚多元醇每噸上漲近4000元,TDI上漲6500元,海綿漲幅在30%左右,椰棕價格上漲更是達到了20%—30%的幅度。國產人造板的價格從2015年一路飄紅,大幅度的調價就多達4次,漲幅高達兩位數,僅今年一年的漲幅就在10%左右。除了原輔材料上漲,長途運輸成本也節節攀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將成為常態。門窗企業如果沒有過硬的資金實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在一輪輪的漲價潮中被淘汰出局是可以預見的結果。通過提高售價來沖抵成本提升帶來的沖擊只能解一時之困,精益生產優化流程,深度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提前預判市場走向等方式,從根本上提高產品的議價能力,或許才是門窗企業應對成本上漲的“終極武器”。
在當下的市場,城鎮化建設與房產去庫存等利好政策得以進一步釋放,而對于門窗行業2017年的發展中,整體的經營環境得以趨好發展,那么,隨著互聯網與消費渠道的深入發展,門窗市場的整體發展前景仍然有巨大空間。在門窗市場洗牌發展中,中小企業之間的博弈也在不斷加劇。門窗企業唯有切實了解市場詳情,才能做出正確決策,從而推動門窗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