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木地板行業,小企業生產已經越來越難滿足市場需求,他們將不可避免的遭到淘汰。隨著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互聯網+等概念的提出,工業4.0受到了廣泛熱議,但對于目前的木地板行業來說,工業4.0之路還很遙遠,企業還需靜下心來思考。
木地板行業整合意識不夠 需學習新的思維方式(圖片來源于網絡)
行業整合意識不夠
新時代,供應體系的鏈接需要產業組織者。當新型產業集群、新型工業園區開始出現,也就產生了新的產業組織者形式。但是總體來看,木地板領軍企業不多、整合意識也遠遠不夠。鏈接起來后,整合很重要,整合供應鏈上大量參差不齊的中小企業是相當艱巨和復雜的工程。鏈接了,整合了,最后要實現價值。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大數據,但是大數據如何實現價值,很多企業都在探索過程中,真正實現價值的,非常罕見。
學習新的思維方式
研究工業4.0,更多地應該學習其思維方式,不同產業層面的木地板企業,要結合品類特色,規劃出自己的路線圖。中低端制造業可以在不同層面實現工業4.0的引入,比如設計研發的云化等等。工信部提出了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增品種就是增加新的東西,提品質不僅是質量的提升,也是產業鏈服務的提升,而創品牌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品牌是建立市場和生產的關鍵。
如何提高盈利能力?
迎接工業4.0的到來,木地板企業提高盈利能力至關重要。首先,要提高市場規模、經營效率和降低經營成本。而提高經營效率又要關注如何縮短制造周期,減少在制品、縮短交貨周期、提升良率和人均勞動生產率等等。例如中國的制造產業依賴于人口紅利的釋放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獲得了長足發展,
在工業4.0時代,未來制造業的商業模式應該是以解決顧客問題為主。所以說,未來木地板企業將不僅僅進行硬件的銷售,而是通過提供售后服務和其他后續服務,來獲取更多的附加價值,這就是軟性制造。但當前,中國的工業體系是1.0到3.0并存的格局,將工業4.0作為一個尺子和標桿去推動,是對產業的不負責,木地板企業還需慎重。
如今這一傳統優勢給制造企業提供的動力正在衰退,這就需要智能制造改變局面。其次,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木地板企業可以建立“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從生產型制造企業轉換成服務型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