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今年開播之后,達康書記就徹徹底底地火了,無論是在表情包界,還是在其他行業界,“康書記的GDP”就是火了。那么,我們可以來看看涂料行業。
中國涂料報主編周長風認為,搞環保督查,是因為霧霾已嚴重到激起全民公憤。現在人民對環保督查一刀切的做法也已經怨聲載道,又有誰來督查一下環保督查呢?
一刀切,總會產生很多不滿和不公。但因其簡單粗暴見效快,一直屢見不鮮。中國人多,14億人,搞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不利執行和考核,所以經常要搞一刀切。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環保風暴再次來襲 涂料行業還會有未來嗎?(圖片來源網絡)
上山下鄉是一刀切,國企改制是一刀切,計劃生育是一刀切,全面二胎是一刀切,唯GDP是一刀切,環保督查還是一刀切。一刀切之下,發展是硬道理,變成了犧牲環境換發展的唯GDP論,很多綠水青山變成了黑山臭水,很多藍天白云變成了霧霾籠罩。
一刀切之下,環保督查執法人員簡直成了中小化工企業關門的敲鐘人。個別執法人員過度使用環保督查的權力,不由分說關停中小化工企業。只是為了抓住難得的政治機會,豐富自己的政績。
就這樣,環保風暴之下,萬眾創業變成了萬眾失業。去年2000多家小企業被關停,今年1-6月, 14000多家小企業被關停,失業大軍至少驟增幾十萬,百萬百姓衣食有憂,正在返貧。被關停的14000家企業中,涂料企業有幾千家。
國家鼓勵萬眾創業,很多百姓響應政府號召,拿出整個家族省吃儉用幾十年的積蓄創業。但普通百姓不可能創業出一個新的淘寶、騰訊,也不可能創業出一個世界500強。大多數人只能從投入少,見效快,技術門檻低的低端制造等行業開始,掘取第一桶金。
中國涂料報主編周長風認為,做小涂料廠以其投入少,見效快,門檻低,成為萬眾創業大軍優先選擇的創業項目之一。現在的嘉寶莉、巴德士、展辰等民族涂料的龍頭企業,也都是從十幾二十幾年前那些作坊式的小涂料廠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
保護綠水青山,保護藍天搞環保,大家都支持,但也要與保護經濟發展成果和維持社會穩定同步進行。總不能為了綠水青山,一夜回到解放前吧。總書記說了,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一刀切的環保督查是保護了綠水青山,那誰來保護達康書記的GDP?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
適度進行環保督查是必要的,向環保轉型升級,很多企業也愿意投入,這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都、解決產能過剩都是有利的。
但環保得分階段科學有序進行。因為環保不是變魔術,上環保項目、改造生產線,需要時間,需要投入,需要有個過程。
如果不進行環保督查,會讓我們擁有金山銀山的同時,失去綠水青山,但過度的環保督查,不僅我們會失去金山銀山,也會讓綠水青山失色,嚇跑創業者,嚇跑投資者。
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利偉誠表示“如果過度的環境監管會嚇跑投資者,也無法引進對我們環保工作有益的技術和創新。”
新華社也首次對環保督查一刀切做法予以抨擊。新華社一篇《環保管控不能一刀切》的文章認為:以產業劃線、以區域設界,實行環保管控“一刀切”,是最簡單、最省事的辦法,對于緩解突發霧霾天氣也很見效。但對于推進環保與經濟協同發展來說,對于開展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持久戰和攻堅戰而言,其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環保督查的一刀切做法,對重現藍天、治理霧霾是有效的,卻是簡單粗暴的,但對穩定GDP,鼓勵創業,穩定就業,穩定社會秩序,是不利的。
既然總書記說了,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就是要環保與經濟協同發展,那么環保督查就不應打著人民的名義,舉著保護藍天治理霧霾環保督查的幌子,對中小化工企業進行一刀切式的關停。半年就關停14000家,確實有點矯枉過正。
關停14000家企業,失業人口驟增幾十萬,影響幾十萬個家庭上百萬人的生活,穩定問題將會重新進入黨政干部的視野。當失業人口驟增,就會極易引發社會穩定、犯罪率上升等社會問題,會讓我們還沒等拿回綠水青山,就已經丟掉了一年幾千億的GDP。
一年幾千億的GDP,是什么概念?是十年左右就可以補上社保缺口,讓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全國60歲以上老人,無需分階段延遲退休年齡,正常安度晚年。
延遲退休年齡都是分階段漸進式的,有五年的緩沖期,環保督查為什么不能分階段漸進式的,給想要向環保轉型的企業一個整改緩沖期。
涂料行業分析師羅杰卡爾表示,環保督查完全可以借鑒社保,分階段漸進式推進。如果不加區別地執行同等管控措施,那么你保護了綠水青山,誰來保護達康書記的GDP?
目前的環保督查一刀切做法,與供給側改革的去劣質產能、優勝劣汰、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國家政策已經悖離,與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初衷相悖。
搞環保督查,是因為霧霾已經引起全民公憤。那么現在人民對環保督查一刀切的做法怨聲載道,又有誰來督查一下環保督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