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于許多人來說,“碳中和”這個概念還是十分陌生的存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更加熟悉“智能工廠”,“無人工廠”,而這些工廠的存在,只不過是實現能源減排可持續發展方向作為一種“錦上添花”的存在,然而真正實現“碳中和工廠”,其實離我們并不是十分遙遠,許多行業佼佼者已經將他們逐漸演化為現實。
近日,北京施耐德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成功認證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核查標準,企業獲得“碳中和”證書,成為在中國第1家“碳中和工廠”,而這家工廠不僅是施耐德電器全球智慧工廠中的樣板,也是國家工信部所認證的綠色工廠,此次再次認證,也成為了企業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從實際出發,作為全球能源管理的專家,施耐德企業十分重視綠色能源供應戰略,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企業效率,推動工廠建設,除了作為行動者,施耐德企業還為下游的企業供應鏈,一起推動建設可持續的發展系統。
在當前形勢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施耐德企業擁有豐富的減排措施與碳交易合作,為企業實現2025年減排達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事實上在行動過程當中,有許多因素能夠使得新施耐德北京工廠率先完成,那么要探索這一奧秘,我們就不得不提出是施耐德企業所提供的綠色能源管理理念。
首先第1步,就是北京施耐德企業注重從源頭上開始實行減排,著力提高新能源在工廠中的戰局,為實現這一目標,北京施耐德企業在中國建立最大的光伏項目基地,實現綠色能源占全能與廠能源使用的30%,同時每年可減少2026噸碳排放。
第2步,施耐德電氣積極通過能源新改造,實現能源系統的優化等其他途徑,抓住每一個點滴行動,為企業的節能和增效做到雙管齊下,能夠有效的降低碳排放。深施耐德北京工廠得益于智慧工廠數字化的良好基礎,實現采集和流通互通,通過大數據的監測與分析,實現企業各個能效的可視化,持續發展,在能源利用方面通過改造優化,使過去的三年能源消耗降低10%。
最后施耐德北京電氣工廠在行動上積極踐行CCER規范模式,根據法律規定,施耐德企業購買3347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式,為達到減排目標提供保障。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