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消費者對電動車產品節能口號的提成并不陌生,要想實現真正的節能減排,還需依托于企業技術的提高。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意識到節能問題,但是能真正做到節能的產品卻是少之甚少。
節能減排意識已覺醒
隨著節能減排概念的深入,目前企業其實也已經覺醒到這個問題,尤其是在國家的引導下,各項法規更加嚴厲,對排放和能耗方面的要求也更嚴格,電動車企業正在從技術上,比如用減輕重量的方式讓馬桶在燒結的過程中能耗再小一點等各種方法,以實現節能減排。
國內早期智能化產品走過一些彎路,比如較高的返修率,給客戶造成諸多麻煩,客戶滿意度較低。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化也逐漸成熟,把產品做得預期效果不再是遙不可及。中國智能化這一塊在全世界并不算落后,企業也逐漸重視智能化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80、90后對智能化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有部分智能產品出現在市面上,市場認可度非常高,而且是越來越高。
更新設備提高技術迎接挑戰
技術的提高是實現節能的前提條件,新產品研發、品牌營銷等軟實力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的軟肋,而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換代成為了大多數電動車企業向前發展的最直接推動力。據悉,按目前行業的情況測算,在新法實施之下大概只有1%的企業能過關。根據評估,一條生產線在成熟的技術基礎上要達到17%的含氧量的環保標準,投資不低于300萬,企業負擔重大。
電動車新線的建設,對于推動電動車落后產能的淘汰進程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電動車新線的建設浪潮中,幾乎看不到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電動車企業的身影。在新一輪生產線更新進程大致完成的情況下,老舊生產線的企業在新的競爭形勢下,逐漸處于下風。